小说《农家子闯科举》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登山客”创作,以陆承安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2章,总字数16050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陆承安小说农家子闯科举在线阅读章节,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就在李巧娘说完后,赵月秀冷哼一声,道:“大嫂,我倒是不知道,你娘这么信任你。你想清楚了再说,这银子,真的是你娘让你做脸的?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可是你后娘。要是她知道你今天说的话,你说她会不会来跟你要银…
《农家子闯科举》小说最新章节试读:“我心里有底,不会明知考不中还去考的。等开过年试着考一次,不行我就先跟承安一般,去学堂跟着夫子再学一年。”陆正田看着离他远去的银票说道。说完,他的视线就移向了盒子中的房契上。还没等陆正田看清,陆承安就指着上面的字问道:“爹,这上面的地址,你知道在哪吗?”闻言,陆正田伸手拿起房契看了眼。看清上面的地址后,陆正田
《农家子闯科举》精彩章节赏析
就在李巧娘说完后,赵月秀冷哼一声,道:
“大嫂,我倒是不知道,你娘这么信任你。
你想清楚了再说,这银子,真的是你娘让你做脸的?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可是你后娘。
要是她知道你今天说的话,你说她会不会来跟你要银子?”
听到赵月秀的话,李巧娘心沉了沉。
她现在的确有些左右为难,可又能怎么办?
说是后娘替她们大房做脸,只要消息不透露出去,她的银子就能保住。
可要是她现在说,这都是她存下来的银子,这些银子可就要被没收了。
老陆家没分家,早就规定了任何人都不能藏私。
就在李巧娘心里想着这些时,她的嘴,已经下意识的说道:
“二弟妹,我知道你觉得这些银子是我们大房藏起来的。
可你也要想一下,我天天在家,每个月绣的帕子也都上交了,让娘带去镇上绣庄卖的。
卖手帕的铜板,我可从来没过手。
你大哥也是没本事赚银子,只会读书的书生。
这三两五钱多银子,我们真的不可能赚到。”
听到这话,其他人一个字都没相信。
陆正田看向李巧娘,一脸严肃的说道:
“大嫂,我也想相信你和我大哥。
可这么多银子,咱们老陆家要不吃不喝存多半年,才能存下来。
你要是坚持刚才的话,那你在家等着,我这就去你娘家,问你后娘有没有让你保管银子。
你不如盼着你后娘和你说的金额能对上,要不然,可就有大问题了。”
说到这,陆正田嘲讽的看向李巧娘。
李巧娘是她爹李老头还没考中童生前,娶的媳妇生下来的女儿。
等李老头考中童生后,李巧娘亲娘就没了。
上面没哥哥下面没有同母的弟弟,李巧娘在李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要不是李老头最后考中了秀才,他大哥可能都不会娶李巧娘这样在后娘手中讨生活的媳妇。
李巧娘刚才的解释,简直就是个笑话,还不如说是村里富户给的资助听的更让人相信。
就在陆正田这么想的时候,李巧娘咬着下唇,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接着,她低头转向了陆老头的方向,说道:
“爹,这些银子,都是相公抄书赚的。
您知道,相公连四书五经都没凑够几本,他准备用这些银子来买科举用的书。
对不起,爹,儿媳刚才骗了您。”
此话一出,好几声冷哼声响起。
没等陆老头说话,田翠花马上说道:
“爹,大嫂的解释,我可不相信。
要说大哥存这些银子是为了买书,那也许有可能。
可大哥那手字,抄书应该赚不了多少吧?
这些银子,我看应该就是这些年来,大哥跟您多要的铜板藏起来存的。”
说完,田翠花还点了下头,给了自己的话,做出了肯定的认同。
接着,她就对着陆老头说道:
“爹,您可是有三个儿子。
我们都知道您喜欢大哥,但也不能只顾着大哥,把我们二房和三房不当人看吧?
我们这些年来辛辛苦苦赚的银子,可都让大哥用来参加科举了。
他学了几十年,就考中了童生,连大嫂她爹都不如。
现在,还悄悄地藏起那么多钱,却让我们在家继续吃苦给他攒银子。”
“就是,爹,您要是这次还偏心大哥,我可要找族老来讲讲理了。
大哥是儿子,我和二哥难道就不是您的儿子了?”陆正江也开口道。
听见这话的陆老头,脸瞬间就黑了。
倒不是因为三房两口子觉得他不公平的话,而是因为田翠花说陆正林不如李巧娘她爹。
在陆老头心中,陆正林这个儿子可是最优秀的。
当然,这话他没敢说出来,怕听到两个不孝子的笑声。
板着脸,看了田翠花一眼后,陆老头对着李巧娘说道:
“老大媳妇,既然家里规定了不让各房藏银子。
那你存下来的这三两五钱零七十五文钱,你都交给你娘。
正好,有这些银子,也能给季然去学堂的东西准备充足。”
此话一出,本来在陆老头旁边的刘氏,马上走过去,将桌子上的银角子和铜板装到被陆正江扔到一旁的荷包中,接着又藏进怀里。
看到刘氏收好了银子,陆正田马上说道:
“爹,既然家里多了三两五钱多银子,那能不能将我们家承安也送去学堂。
即便是去学一年,那他识字后,以后也能在县城找个活计。”
话音刚落,李巧娘马上说道:
“不行,那些银子,我们当家的还要用。
承安去学堂学习一年,应该也学不了什么,就别浪费银子了。”
在李巧娘说完后,刚才和陆正田站在同一战线上的陆正江和田翠花,也纷纷阻止。
“爹,这银子也别让承安浪费。
不如,咱们秋收完,花银子去代替劳役。”陆正江想了下开口道。
一听劳役二字,别说陆老头,就连陆正田也沉默了。
甜井村和附近的十里八村所在的县城,有个讲究,那就是每隔三五年,就要对周边的河渠大肆修整一番。
这的确是好事,但对服劳役的人来说,可一点都不友好。
去一次,能丢半条命。
要是运气再差一点,没准就没了性命。
挖沟渠、修缮堤坝可是个既苦又累的活,一般情况下,家里有银子的人家,都会用银子替代劳役。
总有人,会因为银子自愿去代替别人服劳役的。
此刻,随着陆正江的话说完,陆老头陷入沉思。
而李巧娘,则是赶紧说道:
“爹,没准相公今年的院试可以考过。
他要是得了秀才功名,咱们家可就不用服劳役了。
这三两五钱的银子,还是用来给相公买书吧。”
此刻,明白陆老头完全没有让陆承安去学堂的心思,陆正田打消这个念头。
而随着李巧娘的话刚说完,陆正田就幽幽的说:
“大嫂,我记得,伯言也到了十五岁吧?
你要是觉得花银子代替劳役不划算,今年就让伯言去体验一下服劳役有多苦。
总不能,家里的好事都是你们大房占了,苦活累活,甚至会丢了命的劳役,让我和三弟去干。”
小说《农家子闯科举》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