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之三十六金钗》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贼寂寞”创作,以王敦薛宝钗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267章,总字数33958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完结版《红楼之三十六金钗》章节阅读,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茜雪等人在树林旁边的一角找了一个空地,在马车的掩护下又看了一会儿风景,然而四周全都是人,老爷又不在身边,就显得毫无乐趣。三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就在这时,香菱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茜雪和秋桐一看原来是…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最新章节试读:然后他就开始着手写起《礼记》《春秋》,因为《礼记》《春秋》的字数实在有些多,再说也不着急,就慢慢写起来。就在王敦和一众妻妾过着平静而又充实的生活的时候,神京城也显出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汹涌澎湃的暗潮正在神京城内悄然涌动着。只因数日前老皇帝突然昏迷不醒,整个朝堂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最为让人忧心忡忡的,则是龙康帝那几位素来不让人省心的兄弟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精彩章节赏析
茜雪等人在树林旁边的一角找了一个空地,在马车的掩护下又看了一会儿风景,然而四周全都是人,老爷又不在身边,就显得毫无乐趣。
三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就在这时,香菱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茜雪和秋桐一看原来是老爷写的字帖,被老爷钉装成一本书。前一段时间,王敦一边教授几个人《论语》,一边写字帖,时间一长,就把整部《论语》都写了一遍,其实《论语》也没有多长,一万多字,把这些字帖都装订成册,就成了一本书。王敦还特意在封面上面提上“论语”两个字。
而这本书就被香菱收藏起来,时时放在身边。这时感到没有什么游玩的乐趣,她便拿出来与两个小姐妹一起来看着字帖,一边看一边读。读了一会儿,秋桐和茜雪也就倦厌倦了,两个人一同回到马车上望着远处,想着老爷究竟过去干什么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起,两个丫头的心思大都放在了自家老爷身上。
香菱却是个死心眼,而且特别喜欢读书,之前她在薛家就学了些,眼下更是读了《论语》。她拿起书来就要忍不住的读完,读着读着她就把全部心神全都放进入了书中。她一边仿照着王敦平时诵读语调,一边领会书中的精义,然而那些精义都是王敦通过诵读灌输给她的,所以不自觉地她的脑海之中竟然存想出王敦的模样。
这书中的文字乃是王敦以教化神通书写而成,上面布满了他的神魂之力,此时被香菱用全部的心神读出来之后,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散乱在四周的灵机像是受到了某种召唤,蜂拥而至,随着香菱的不断诵读,那些灵气不断聚集在她的周围,浸入她的身体,侵入她手里的书中,变成了另一种十分活跃的气机。慢慢地那书也变得不一样起来,似乎发生了某种未知的变化。
朗朗的诵读声犹如天籁之音,在浓郁的灵气包裹之下,缓缓地荡漾开来,声音逐渐变得空灵而澄澈,仿佛能够穿透层层迷雾,向着远方无限蔓延。这美妙的声音宛如一阵清风,轻轻地拂过草丛和树林。
最先感受到这股异样氛围的便是那些隐匿于草丛和树林中的小动物们。起初,只是几只小巧玲珑的鸟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它们欢快地拍打着翅膀,如同一群灵动的音符,纷纷从树枝间飞落而下,降落在香菱的四周。这些可爱的小鸟儿们一只只都好奇地歪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专心诵读的香菱,似乎被那充满魔力的声音所吸引。
然而,此时的香菱完全沉浸在手中的书本世界之中,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从树林深处现身。只见一只机灵的獐子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跑到了香菱身边;紧接着,一群活蹦乱跳的野兔也从茂密的草丛中窜出,它们竖着长长的耳朵,蹦蹦跳跳地围拢过来;随后,黄鼬、狗獾、豹猫、刺猬、狸子等各种动物也相继出现,它们就像是一群乖巧听话的小学生一样,井然有序地蹲坐在香菱的周围,安静地聆听着那悦耳动听的诵读声,整个场面显得格外和谐与温馨。
这边的动静早已惊动了一旁茜雪和秋桐,她们两个人张大嘴巴,一副不可置信的望着被一群安静的动物围在中间的香菱。
时候不大,离得稍微远一点的那群人也被惊动了,尤其是车厢中的千金小姐。她们听说旁边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景象,就都纷纷从车厢中出来,在婆子和丫鬟的陪同下慢慢靠近这边,而护卫她们的一些仆人和守卫也都跟在她们的外围,慢慢的靠了过来。
终于北岸的监生们也被吸引过来了,他们纷纷来到南岸,本来想要直接靠过去,但是外围的仆人和守卫们根本就不让他们靠近,他们又绕了一圈来到树林一边,这才看清楚里面的情景。
王敦发现北岸的人跑光了,又看看不远处桌子上的笔洗,就毫不客气地走上前去,将笔洗里的水泼掉,随便地擦拭了一下,然后稍微打量这个笔洗。这笔洗里外都是白色,略显扁平,在笔洗的底部有一条红色的鲤鱼图案,活灵活现的。
王敦微微一笑,就把这鲤鱼笔洗往袖子里一塞,然后抄着袖,就往南岸赶回去,说实在的,他对南岸发生的事情也很感兴趣,不知是什么事情吸引了如此多的人。不过,他猜想事情还是与手里的笔洗有关。
他刚刚靠近南岸就感觉这里的天地灵机竟然有一种盎然之势,所有的灵气都被树林的一角所吸引,蜂拥而去。他也被那些奴仆和守卫们排挤在外,只好绕到树林一侧。
他刚一走进人群就发现正中间的香菱,她整个人都在发光,尤其是手中的书籍更是发出柔和的光芒,哪怕是天上的天阳光也无法掩盖她身上的光芒,那光芒神圣而又神秘,尤其是她口中诵读着《论语》,那声音中存在着“理”与“法”,“仁”与“恕”。在王敦的感应中,空气中无数灵气随着香菱的诵读在震颤,在舞蹈,如同狂欢的精灵从四面八方涌动过来。
那些千金小姐只是觉得香菱十分的神秘,而后来的监生们却激动异常,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听到《论语》,再看到眼前的景象,怎能不令他们欣喜欲狂?
说句实在话,王敦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服食神通算是一个被动神通,现在只能够增加他的气力,改变他的体质,并没有吸收灵气的法门,而教化神通就更是没有此类法门。此时,他也只是粗浅地运用神魂之力,根本就不那么了解神魂之力。
虽然他神魂之力强大,能够感应到灵气,但是并不了解灵气,之所以叫这种东西为灵气,还是他认为用“灵气”这个词更加贴切而已,至于是不是灵气还真不一定。尤其这天地间灵气稀薄,而且惰性十足,根本难以吸收,而这些活跃的灵气却都来自他袖口里的笔洗。
不过此时倒是一个机会,王敦想到这里便不在多想,看看树林一侧又有不少动物从中走出来,显然这些动物是奔着灵气而来,也可能是奔着香菱的诵读而来。
四周本来就没有多少灵气,眼下都被香菱吸引过来了,顿时这些灵气变得活跃起来,动物要比人敏感的多,所以它们最先反应过来了。不过还好这里是郊区,没有什么大型猛兽,否则后果不敢想象。
此时,香菱已经读到《论语·子张》,轻灵女音之中突然插入一种厚重而沉郁的男声,两者声调一致,甚至男声比女声更有韵味。
众人心中却是大怒,不知是哪个敢破坏如此神圣的景象,然而随着男声的加入,众人突然之间感到那声音就如同从灵魂的深处响起,带着圣人的思想和独特的理解,激烈碰撞在众人的心灵深处,使众人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们可不是贾兰那个小孩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本来有一个女子读《论语》引来禽鸟百兽,已经够夸张的了,但是当这个男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心中都出现一个词语——神圣。
当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那女子身旁竟然出现了一个老者,那老者白须白发,浑身气息圆润,他四周的空气在光芒的映射下竟然出现颗颗五色粒子,使他看上去如梦似幻,如同仙神一般。
“所重:民、食、丧、祭……”
随着王敦的朗诵,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这天地间游离灵气有些兴奋,然而他刚刚已经吸收了一缕灵气还没有消化掉,眼前这些灵气根本就吸收不了,而是聚集过来,融入香菱的手中的《论语》之中,然后又掺杂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慢慢地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气。
王敦刚一接触就明白了这“气”的作用,感觉它与一种传说中的东西相似,就将其叫做文华之气。文华之气不但能够滋养人的身体和神魂,而且还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这还有什么客气的,王敦直接开始吸收,他的神魂之力本来就比一般人强大,这次吸收文华之气神魂更是增强了许多。然而随着他吸收文华之气,恍惚间他好像产生了幻觉,他看到一条大道,又或者是一条大河,可是这大道是断的,大河是干枯的。这让他产生了不好的联想,不过这些只是一瞬而过。
空气中的灵气星星点点,聚在一起方成为一丝一缕,王敦用神魂之力仔细感受才发现那星星点点的灵气要十万多点才聚成一缕,而一缕灵气掺杂了莫名东西,经过《论语》的转化,一缕灵气竟然变成了七十二缕文华之气。
王敦将附着在香菱身上的文华之气都吸收过来了,这个丫头只能被动的吸收,根本吸收不了多少。不过转化来的文华之气太多,王敦神魂之力已经到达了极限,有了一种饱胀感,根本不能再吸收了。而《论语》就如同一个中转器,只存储一些文华之气,其它的都附在表面。
王敦看着身上薄薄的一层文华之气,心想不要浪费才好,心思一动,看向四周的人群,微微一笑。
你们这些人有福了?王敦想了一下,将他对《论语》理解运用教化神通融入文华之气里,没想到这文华之气与教化神通竟然绝配,完全吸收了《论语》的经义。
王敦身体一震,身上的一层白光如同冰雪一般炸开,洋洋洒洒,一片片雪花都精准地落到在场人的身上,融入其中。这被教化神通处理过的文华之气又发生一些变化,竟然能够被这些人吸收,吸收后文华之气滋养他们的身体,一些小的伤病很可能不药而愈,大的生病也会有所缓解的。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长,其实时间很短,此时王敦恰好朗诵《论语》最后一段:“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听到最后一段话在脑海中回响,所有在场的人脑海之中顿时有洪钟大吕想起,一人独坐高台给这些人讲解《论语》,其内容深入浅出,令人迷醉其中。
张毅,寒门子弟,祖父辈曾任长安通判,然而到了他父亲这里家道中落,这次他是跟着国子监的监生们一起来到河边,他并不是参与流觞曲水诗会的人,而是抄写诗作的文案人员,这次的活计还是找了熟人才争取来的,工钱五两纹银。
此时他所见到的是他这一生之中见到最为震撼的一幕,本来一女子诵读《论语》招来禽鸟百兽,已经够吃惊的了。他也是在一些典籍中看过琴艺高超的人能够凭借琴声招来百鸟,这个虽然是诵读,但他也能够接受。
然而另有一位老者诵读《论语》,竟将其思想内涵传递到他的脑海之中,这就令他非常不可思议了,可是更加令人震撼的是随着《论语》诵读结束,那老人浑身散发点点光晕,紧接着他的脑海中猛然炸开,紧接着无数对于《论语》的感悟就冲入他的脑海之中。
教化终于结束,张毅发现他竟然跪在地上,四周的鸟兽早已经散去,他一摸脸,上面早已沾满泪水。他想开口说话,然而张了几次口,竟然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从内心深处竟有一种大吼大叫的冲动。几次努力之后,他发现四周的人大都已经清醒过来,都带着一种怅然若失的表情。
更有一人涕泪纵横,大声疾呼:“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些读书听后,感觉只有此句最为应景,便都大声齐呼:“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时间,声震滈河两岸。然而除了这些监生之外,那些仆役丫鬟之流又是一番感受,因为文华之气的滋润,有些人被动吸收了一些,身上的一些伤病竟然不治而愈,所以这些人都跪地叩拜,显得十分的虔诚,甚至有人打算回去一定立一个长生牌坊。
那些千金小姐都已回到各自的马车,她们虽然也震撼于那教化神通带来的内容,但她们关注点却与那些监生们不同。
“赵嬷嬷,让人去问问。”
“齐护卫,去问问,记得一定要客气。”
“过去问问。”
有一些大家小姐早已发现人群正中的马车,显然是那仙人所乘,当然不止是她们,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马车是那仙人的座驾,然而此时马车被一些公爵府邸的侍卫控制住了,其他人根本不敢上前。不过也不是所有人不敢靠近,当中就有不少人是当朝文武大臣家的千金小姐,所以还是有人派人上前去询问,那车夫也不敢隐瞒,别人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王敦当然知道马车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没有办法,当时人太多他只能叫上茜雪和秋桐,领着香菱,步行回城。不过这次他算是出了一把风头,不过细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操作一下,或许能够得到意外的好处。
还好离城不远,半个多时辰就回到了自家小院,王敦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那本《论语》细细琢磨。他发现这本书的材质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坚韧,字体也更加的立体,而且通过神魂之力的感受,书籍里面竟然藏有的一种篆文,显得神秘而瑰丽,这字竟然有七十二中变化。王敦仔细分辨这篆文竟然是一个“仁”字,而且这样的篆文书中共有九个之多。
同时还有一些星星点点的灵气被这本书吸引过来,慢慢地变成文华之气,储存在书中。当然这种吸收很慢,但也很坚定,王敦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只要诵读《论语》一遍就能引来七十二点灵气,而这灵气瞬间被转化成文华之气。然而十万多点灵气才聚合一缕灵气,一缕灵气可转化为七十二缕文华之气,而七十二缕文华之气正好构成一个篆文“仁”字。这么一算这《论语》之中竟然存有六百四十八缕文华之气。
这么看来,这本《论语》算是一个宝贝了。不过,王敦看看手边的笔洗,这灵气可是十分难得了,也就这笔洗里的灵气可以直接被吸收。
这本《论语》经过一番爆发后,由一本普通的书本,变成了一本能够承载文华之气的法器了,嗯?或许称之为文宝更为恰当。不过,这本书可是他用教化神通炼出来的,天然就能够控制这书中的文华之气。
他又仔细感受了一下这文华之气,发现文华之气比灵气弱了许多。眼下他体内有一缕灵气,不过他身上却没有炼化灵气的法门!此时他感觉到相比于灵气,自己的身体就如同一个筛子,灵气缓缓地从身体里流失掉,百不存一。但也不算浪费,这灵气散到空气中,就在这小院里面,早晚有一天被吸收了。
当初在滈水岸边,他将剩下的文华之气以教化神通传出去,治愈了不少人的小病小伤,可见这文华之气也不仅仅如传说中那样,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华之气”,而是教化神通带来的一种产物。
他进入紫府,发觉紫府宫殿果然大了不少,这还是没有金钗的金色细线爆发情况下扩大的。此时他看到《论语》中那九个闪闪发光的“仁”字就有些眼热,这些都是能够提高他神魂的资粮啊!不过眼下他还要好好消化一番,他有种直觉自己如果无限制地去吸收着文华之气,身体和神魂可能要吃不消。
王敦突然发现他们在滈水搞出那么大动静,说到底也仅仅十多缕灵气显化而已。这也让他意识到灵气的重要性。
他在研究《论语》,茜雪和秋桐却在研究香菱,两个人把香菱夹在中间,一左一右,大眼瞪小眼,尤其是秋桐眼里透出不忿之色,她和茜雪跟随老爷最早,怎么就让这个新来的小丫头得了便宜。
“说,你得了什么好处?”秋桐露出恶狠狠地神色,一只手早已放到香菱的胳肢窝上,平常她们几个就这么闹的。
香菱虽然刚来没多久,但是她性子随和,没有什么心眼,大都是娇憨之气,所以茜雪和秋桐两个人对她也没有什么排斥。不过眼下香菱似乎得了天大的好处,两人都有些羡慕,茜雪性子内敛,没有表现出来,可是秋桐性子就比较直,表现的比较明显。
香菱自从滈水岸边回来就一直浑浑噩噩的,闻言,看了身边两个姐妹,说道:“我也不知道啊!秋桐如果想要的话,四书五经,可是有着九本书呢?”
只是一句话,就让两个人的眼睛变得亮晶晶的。这边王敦也听到了香菱的话,是啊!四书五经,还有好几本书呢!看起来,我可以好好操作一波了。再说了,除了四书五经,还有许多经典呢!
“咳,”王敦把三个丫头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手中书籍递给香菱,说道,“这《论语》就归香菱保管,以后你每天都要捧书诵读,诵读的时候,它就能吸收灵气,到时候茜雪和秋桐,你们最好也跟在旁边,会有很多好处的。现在这本书,除了我之外,与香菱的联系最深,慢慢温养,最后肯定能够成为一件厉害的文宝。”
香菱十分欣喜地接过《论语》,抱在胸前,屈身答道:“是,老爷。”
不过王敦突然想到这城里的灵气极其稀薄,或者说大多数地方都没有灵气,只有手上的笔洗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出冒灵气,就这么一会儿整个小院就变得不一样了,似乎这里的空气更加的清新了,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王敦又看看茜雪和秋桐,就说道:“以后再装订好一本书,你们可以轮番试一试,谁能理解圣贤之道,谁就能激发圣贤之书,谁就是此书的守护者。”
“老爷,什么是文宝?”秋桐的眼睛流露出向往之色。
王敦露出神秘的微笑,转身回了卧室。我怎么说?教化神通我都没有弄明白,这文华之气我也没弄明白,你们问我,我问谁去?自己猜好了。
秋桐看着离去的老爷,她有点懵,怎么不说话就走了?咦?这不就是文宝吗?她看向香菱胸前的《论语》,伸手一拽,没拽动。她眨眨眼睛,又一用力,还是没有拽动。
“你干嘛?”香菱愣愣地看着秋桐。
“啊!”秋桐一声尖叫就扑向香菱,“干嘛?这不是很简单吗?把书给老娘看看。”
然而香菱身体轻轻一转,就躲过秋桐的袭击,然后伸出一只手一把掐住秋桐的后脖颈,就那么地把秋桐摁倒在地。
然后那《论语》似乎泛起一丝毫光,香菱嘴里突然冒出一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王敦去而复返就看到香菱单手就把秋桐给镇压了,力量大的出奇,嘴里还冒出经典语录。不错,这很《论语》,也很孔子。
“呀!”香菱也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赶忙松开秋桐,而秋桐从地上爬起来,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你……你……”秋桐“你”了半天也知该说什么好,她是真的怕了,这香菱小蹄子单手把她摁倒地上不说,当香菱口述“子曰”,她还觉得香菱做得很有道理。这就是被打了,被骂了,还觉得人家打的对,骂的好。
“啧!”王敦又回卧室了,他觉得文宝《论语》的作用算是明白了。不过他手里还有一个笔洗需要他好好研究研究,也就不再管三女嬉闹。
小说《红楼之三十六金钗》阅读结束!